
1月20日,公司海坝背斜页岩气YS153H1井组测试获得高产气流,两口单井稳定测试日产天然气均超5万方。这标志着中国石油超浅层页岩气开发先导试验取得重大突破,表明了中国南方广阔的龙马溪组超浅层页岩气可更大范围进行开发,为我国超浅层页岩气开发开辟出一条新路。
作为国内首家进军浅层页岩气开发(埋深小于2000m)的油气田企业,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分公司将垂直井深600m以内的页岩气井划归为超浅层页岩气井。2019年,浙江油田分公司在目的层埋深700~2000m的四川泸州太阳背斜构造区,向国家提交浅层页岩气探明地质储量1360亿方,并于2020年顺利建成产能8亿方的太阳气田。此次实现突破的海坝背斜区块位于太阳气田以南,由新区勘探事业部负责组织实施,先导试验的目的在于重点评价超浅层页岩气开发潜力,形成经济实用的钻压采工程技术,为浙江油田分公司“十四五”页岩气产能突破寻求新的接替领域。
YS153H1超浅层页岩气先导试验井组共部署实施了4口井,储层为志留系龙马溪组底部的优质页岩,垂深分布在480m到560m,完钻的水平段长500m到900m,单井压裂段数为5至11段。

该井组先导试验自2020年3月实施以来,新区勘探事业部克服疫情不利影响,积极推进以“提速提质、降本增产”效益开发为导向的平台水平井安全优质高效钻井、分段体积压裂和精细控压控速返排测试工程的实施。运用“大钻压、大排量、大扭矩、高钻速、高泵压”的强化钻井参数措施施工,实现了二开钻井“一趟钻”完钻,最高单井机械钻速18.63m/h,钻井周期大幅度缩短,最快完井11.58天;采取“长段多簇密切割、主动复合转向、全程石英砂、低粘滑溜水”体积压裂工艺,单井压裂段数减少20%-30%,压裂成本大幅下降;压后测试成果表明,平台试气效果超出方案预期,效益开发前景明朗。其中YS153H1-1、H1-3两口井稳定测试日产均达到5万方;另外两口井正在排液采气,产量稳步上升。
“海坝超浅层页岩气先导试验的突破是开发技术的突破,更是勘探认识的突破,通过目标引领、问题导向和逆向思维,由深到浅,我们在芝麻地种出西瓜,证实了我国南方广阔复杂构造区盆外山地超浅层页岩气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为国内推动页岩气精细勘探开发积累了经验。” 浙江油田公司副总经理、总地质师梁兴指出。